临港南桥科技城企业斯丹赛生物实体瘤CAR-T技术被评价为“新一代”癌症疗法,将重塑肿瘤治疗格局

2025-05-14

-

分享到:

编者按

 

近期,临港联合所属的临港南桥科技城园区企业斯丹赛生物,研发出全球首创的针对实体瘤的CAR-T技术体系,成功迈入国际肿瘤治疗领域的前沿。自斯丹赛生物落户园区以来,在园区提供的各项支持下,不仅与全球医药行业的各领军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还通过园区构建的产业交流平台,协同奋进,共同打造生物医药创新的生态系统。此次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不仅充分展示了斯丹赛生物以创新技术重塑实体瘤治疗模式的能力,也生动体现了临港南桥科技城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的卓越成效。展望未来,双方正紧密合作,以创新为笔,共同绘制全球生物医药研发领域变革的新篇章。

 

近日,《JAMA Oncology》在其创刊十周年之际,重磅发布社论《A Decade of JAMA Oncology》,总结了过去十年在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并展望了最具颠覆性的未来疗法。在社论中,临港联合所属的临港南桥科技城园区企业斯丹赛生物的GCC19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技术被评论为“真正有潜力成功的新一代癌症疗法”。

 

 

这一高度认可,是基于《JAMA Oncology》2024年9月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章。在该研究中,上海斯丹赛生物首次报道了GCC19CART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临床疗效。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客观缓解率(ORR)和良好的安全性,标志着CAR-T疗法首次在实体瘤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表的结果突出了GCC19CART疗法在接受多线标准治疗的mCRC患者中的成功应用,在每公斤体重2X10^6 CAR-T细胞剂量水平下,达到了57%的ORR和26.1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mOS),除了57%的ORR外,有应答的患者两年后仍然存活的概率约有75%。该疗法作为单一治疗手段,未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此外,斯丹赛在美国进行的I期临床试验也显示出令人鼓舞的进展。在治疗剂量组下即每公斤体重2X10^6 CAR-T细胞的剂量水平下,5名患者中有4名达到了PR,ORR为80%。

 

 

长期以来,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瘤中取得了显著成功,但在实体瘤中始终面临浸润困难、免疫抑制微环境等技术瓶颈。斯丹赛生物自主研发的CoupledCAR平台技术,通过在CAR-T细胞中引入多基因协同调控模块,实现了细胞在无抗原刺激下的自扩增、自激活和有效迁移,显著提高了其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活性和持久性。

 

此次登上国际顶级期刊的十周年社论,不仅彰显了上海斯丹赛生物在实体瘤CAR-T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原创创新在全球肿瘤治疗前沿的深远影响。斯丹赛生物将持续推进GCC19CART的全球临床开发,并不断拓展CoupledCAR平台技术在前列腺癌、胰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的应用,致力于让高效、安全、可负担的细胞治疗真正走进每一位患者的生活。

 

延伸阅读

 

 

斯丹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实体瘤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斯丹赛独特的CoupledCAR平台技术旨在克服治疗实体瘤的关键挑战,基于该平台技术开发的CAR-T产品已经在治疗晚期实体瘤(如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中取得了可喜的临床结果。公司针对晚期结直肠癌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GCC19CART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临床试验批准和快速通道资格,目前美国临床试验CARAPIA-1正在进行中,临床试验编号:NCT05319314。斯丹赛同时也在布局针对其他实体瘤(包括前列腺癌、胰腺癌等)的丰富的CAR-T候选药物管线。

 

来源:斯丹赛